詳細介紹
留住最美海灣 青西新區計劃3年整治129公里海岸線
發布時間:
2024-04-09 08:52
昨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召開“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動員大會,在全國率先吹響“藍色海灣整治”集結號。以提升城市品質為主旨,推進海岸線生態保護,打造藍色海灣岸線保護開發示范平臺;以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為主題,加強海岸線合理開發利用,形成藍色海灣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以多元文化共榮共生為引領,實現海洋文化精神傳承和內涵注入,建設自然與文化和諧共生的海洋文化名區。這是全國第一個通過區人代會審議形成決議的 “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成為該區“依法治區”的又一范例。
3年整治129公里海岸線
青島被“世界最美海灣”組織評為 “世界三十大最美海灣”之一,是中國唯一入選的城市。而青島西海岸新區擁有海岸線282公里,占據了青島海岸線長度的36%;海岸沿線灘、灣、河、礁、島等海洋資源豐富,成為事關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岸線”和獨特資源。
2016年至2018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將用3年時間,主要完成薛家島后岔灣至瑯琊鎮胡家山段海岸線約129公里整治工作,打造集生態共享、文化展示、旅游休閑以及產業升級于一體的世界級最美海灣,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大道、旅游大道、生態大道、景觀大道;其余區段將優先加強保護,結合膠州灣岸線保護規劃及功能區開發建設等情況,逐步推進整治。
建設思路“城市即景區”
青島西海岸新區 “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確定了六大任務——拆違建、清岸線、調項目、修慢道、植綠化、保文化,努力還原海岸線自然面目、保護近岸自然風貌和歷史文脈,不斷改善海岸線生態環境、促進海洋產業轉型升級、弘揚海洋文化精神,努力提升西海岸城市品質,提高居民榮譽感和幸福指數,將青島西海岸藍色海灣打造成集生態共享、文化展示、旅游休閑以及產業升級于一體的世界級最美海灣,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大道、旅游大道、生態大道、景觀大道。同時,按照“城市即景區”的建設思路,充分發揮岸線輻射帶動作用,將青島西海岸打造成為海濱全域旅游體驗區和度假休閑目的地。
打造公眾親水岸線
根據青島西海岸 “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工作方案,“藍色海灣整治”要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將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放在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的首要位置,嚴格保護海岸線各類資源以及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堅持生態保護和修復整治并重,通過人工補砂、植被固砂、退養還灘等手段修復受損岸灘,推進岸線整理、慢行系統和景觀綠化建設,打造線形優美、環境一流的公眾親水岸線。
編制完善海洋功能區劃,制定實施海域使用規劃、海岸線保護利用規劃及藍色海灣相關規劃,推進離岸開發和集中集約用海。實施總量控制和紅線管控,優化空間布局,預留發展空間,實現海岸線有序開發、高效利用。
堅持海陸生態同步保護、海陸資源協調開發、海陸規劃通盤考慮,建立山、河、林、灘、海、島一體化管理機制。加強聯合執法,嚴防一哄而上、突擊建設,對非法圍填海、盜采海砂、違法傾倒廢棄物、污染海洋環境等破壞、損害海岸線生態和資源的行為進行全面徹底治理。
今年整治70公里海岸線
相關規劃編制完善、清理整治、優化提升、文化保護、投資融資、民生保障等工作已全面展開,今年,先行啟動實施后岔灣至靈山灣國家森林公園和瑯琊臺旅游度假區及瑯琊鎮部分區段總計70公里海岸線整治工作。2016年將完成投資約16億元,拆除清理沿線違法建筑約2萬平方米;組織沿線約3200畝養殖池、240畝工廠化養殖大棚及地面附著物補償、拆除清理和相關工程用地征地拆遷;完成藍色海灣旅游文化策劃及相關規劃編制工作;啟動慢行系統和綠化景觀建設;開展沿線項目用地調整、截污治污以及執法巡查、審批監管、文化保護、就業保障等工作。